满满烟火气 寻味夜洛阳

开栏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作为首要任务。日前出台的《洛阳市第42届牡丹文化节夜间消费活动方案》明确,聚焦五大夜间消费活动,打造九大特色夜间消费片区,把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力。为展示我市夜间消费新业态、新体验,今起洛阳网开设《点亮夜经济解锁新消费》栏目,敬请关注。
夜幕降临,正是约上亲友,探寻哪家夜宵正宗的惬意时光。炭烧生蚝、烤肉串、钢丝炒面……人头攒动的夜市展示出洛阳强劲的夜间消费活力。
6日晚7点,暮色四合,西工区西工小街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令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及街边Live show,走在“潮流前线”,令人食欲大增。
趁着牡丹盛放,来自北京的游客陈立民一家来到洛阳,他感叹道:“洛阳的夜生活7点就开始了,小街真热闹,整条街上全是人!”
西工小街作为饮食娱乐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入夜时分灯火璀璨、人气旺盛。“近段时间客流量翻番,就餐的游客都排到了门外,特别是假日期间,营业收入增长了一倍。”小街天府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晚上7点到9点是用餐高峰,至少要‘翻台’四五次!”
记者在西工小街看到,锅贴、烧烤、深夜食堂等餐饮小店,在街巷两侧排开,中央是桌椅,基本座无虚席,不少网红餐厅还要等位。
“我家的甜品因为有洛阳特色深受外地游客喜欢,特别是牡丹花式甜品,最近每天能卖300多个呢!”西工小街某甜品店店主赵越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感慨道。今年年初,她选择在西工小街开店,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客流量。“小街晚上人气旺,外地游客比较多,但光甜品店就有近10家,竞争激烈。”
逛夜市,品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真性情的绝佳方式。而在汤都洛阳,夜晚喝上一口醇香、热乎的汤,更是“吃嘴精”们的期盼。
晚上9点,位于西工区凯旋西路的洛大众原汁牛肉汤馆,窗明几净,一进门,一股浓浓的牛肉汤香气就扑面而来。此时“头汤”已出锅,汤客们品原汤,大快朵颐。
汤馆负责人已与汤打了30多年交道。在他看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承载着洛阳的汤文化,也映射了洛阳人消费的变化。
“牡丹花开了,来洛游客多了,就连我这汤馆也跟着热闹起来。”说起这夜间营业的收益,该负责人乐得合不拢嘴,“这段时间,客流量明显增多,傍晚6点开始上客,一晚上能卖三四百碗呢!”
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部分汤馆顺应消费者需求延长营业时间,部分汤馆夜间不打烊。“香迷糊了”“被馋哭了”……最近,一些夜间正常营业的汤馆引来众多网友点赞,一些“资深食客”为了一碗“夜汤”开启一场“味蕾游”。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积极推动“夜食”文化与商圈业态融合创新,为洛阳夜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后续,我市还将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提升老城十字街、西工小街等27个主城区夜市的品质,丰富节会期间餐饮市场夜间消费场景,唤醒城市“烟火气”。(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 实习生 张志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