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宋家镇:“1144”工作机制助力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白河县宋家镇人大紧盯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目标,以“1144”工作机制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激发全镇人大工作新活力,持续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底色。
聚焦“一根本”。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围绕镇党委决策部署和全镇中心工作大局,精心谋划、部署、开展人大工作。坚持重大事项、重大工作、重大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2024年,镇人大主席团就人大年度工作计划、人代会召开、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重大事项向镇党委专题报告人大工作6次,镇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和安排镇人大工作6次。
打造“一平台”。将建好代表联络站作为发挥代表作用和畅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的有效载体,坚持“建管用”并举,明确“十有”建设标准,将市县镇代表混合编组,规范了镇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形成了全辐射站点模式的人大工作平台。按照“建好阵地、办好活动”工作思路,累计开展代表回原选区述职、民主测评、视察调研等活动8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条,督促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件,让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收集站”、建言献策的“议事厅”、服务群众的“主战场”。
致力“四提升”。提升代表监督能力。以人代会、代表回原选区述职等活动为契机,让代表“学”理论知识、法律法规、人大业务。围绕年度人大工作重点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参观考察、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学习2次。提升代表履职成效。围绕省委“三个年”、市人大“投身‘三个年’•人大代表建新功”、县委“四比四创”主题实践活动。紧盯当前重点工作,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对重点项目、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进行视察调研3次,召开代表议事会议4次,开展普法宣传2次,主动介入解决集镇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磨坪社区高层夏季供水难等民生热点问题20余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社会治理作用,抽调各村(社区)德高望重、协调能力强的人大代表组成矛盾纠纷调解员,扎实做好日常接访和群众意见建议反馈督办工作,推动解决群众信访疑难案件。去年以来,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深入村组,累计调处纠纷20件,成功化解矛盾18件。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广泛开展调研,为项目规划出谋划策。全镇30余名的市县镇三级代表领头发展特色产业,构筑起“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带动广大群众收入大幅增加,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助力宋家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产业强镇”称号。
落实“四机制”。落实建议督办机制。坚持和完善重点建议督办机制,积极与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站办所沟通,协助镇政府解决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督办活动2次,解决问题4件。落实定期研判机制。建立定期听取、研判人大工作制度,坚持年度有计划、半年有报告、年终有总结,切实做到沟通协调、配合参与、统筹安排“三到位”,齐心协力,确保人大工作有力有序扎实推进。落实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理念,对镇域范围内重点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全程跟踪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对产业强镇奖励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开展监督评估,推动代表关注、群众急需的民生实事从“纸上”落到“地上”。落实履职激励奖惩机制。按照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根据代表年度履职情况,筛选出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发展经济、基层治理中的优秀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对优秀人大代表予以评选奖励。
作者:贺余环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