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改善民生 交通提速 西安多点发力气象新

产教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民生实事项目交出亮眼成绩单,交通领域重点工程进展喜讯不断……过去一周,西安多点发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产教融合备受瞩目

上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改革实践连续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3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报道《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中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与85家龙头领军企业建成的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正围绕具身智能、能源电力等领域的企业创新需求展开科研攻关。”

3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再次关注西安交通大学不久前成立的技术经理人学院,报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中说:“这些技术经理人可以帮助科学家变成企业家,解决他们在企业搭建、融资过程中的难题,提供技术端到市场端全链条陪伴式的服务。”国际在线3月30日文章《陕西:“原”上创新正当时》表示:4年来,超万项科技成果从秦创原走出实验室,光子、氢能等21个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崛起。

陕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持续发力。3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创新优势》,从重点在科技、发力在链条、关键在创新等角度报道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奔跑——“2024年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119.8万辆,位居全国前列。”

据新华网消息,2025年前2月,陕西汽车产量28.02万辆,排名全国第六。“今年2月,陕西汽车单月产量14万辆,同比增长105%;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119%;新能源汽车以168.7%的增速一骑绝尘。”报道说。

民生项目成效显著

“西安积极探索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新模式。”3月2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聚焦西安市长安路至未央路微改造系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

报道说,工程涉及道路横断面改造、交叉口优化、公交站点调整、交通环境优化等8个方面。经过近5个月的改造,今年3月13日微改造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完成。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南北中轴线沿线总体通行效率提升10%到25%,全线通行时间缩短12%,高峰期车速最高提升30%,沿线各路段拥堵指数下降约5%到25%。

西安打造适老化社区做法堪赞。3月27日,人民日报撰文《西安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讲述近几年西安全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加快居家社区养老信息网络建设,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积极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已累计为703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人民网、央广网关注西安两会。《2025西安这么干》《@西安市民 30个“民生红包”派送中》《西安以11个“更大力度”擘画城市新蓝图》等报道介绍2025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11项重点工作及30件民生实事。

央视网3月25日报道《古都西安的幸福底色》,从出行、教育、医疗等民生“小事”,讲述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交通领域成绩亮眼

随着新航季开启,3月26日,中国新闻网稿件《西安将开通直飞伊斯坦布尔国际航线》介绍,西安至伊斯坦布尔国际航线将于夏秋航季期间开通,该航线将成为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空中桥梁。“西安枢纽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报道表示。

3月30日,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西安至广州直达往返航班。“成为东航C919客机开通的第12条定期商业航线。”中国日报网报道说。

国际在线推送报道表示,今年夏秋航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新增和恢复20个通航点,航线网络通达性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据光明日报报道,西延高铁全线最长桥梁——富平特大桥3月26日顺利贯通。“西延高铁是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新华社报道说。

3月30日,中国日报网稿件《西十高铁新突破!西岭隧道关键段贯通》表示,这一目标节点的达成,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建设再添重要里程碑。

上周,陕历博部分时段取消闭馆日、全球首款氮化硼深紫外光电芯片在陕研制成功、中国团队报告首次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等好消息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平台持续推送。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

相关文章

郏县:驻村帮扶办实事 民生工程暖民心 2025-04-02 15:13:00

靠问界“吸金” 的赛力斯 2025-04-02 07:00:00

中国一汽:一季度整车销量76.2万辆,同比增长2.5% 2025-04-01 18:38:00

青春创意架丝路文脉——西安美术学院西市数梦项目学生团队赴大唐西市博物馆实地考察 2025-04-01 15:33:00

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暨产业社区(龙海)招商大会召开 2025-04-01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