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烟台分行:金融“活水”润泽新质生产力 绿色动能激活储能产业链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背景下,华夏银行烟台分行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精准赋能地方实体经济。近日,该行作为主要参团行成功落地“4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银团贷款,以1.5亿元承贷额度彰显金融支持绿色产业的决心,为烟台新能源产业链生态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深耕产业链: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闭环”
烟台分行紧扣烟台“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将产业链营销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2024年初锁定新能源电池产业赛道后,分行通过“核心企业辐射+政府平台联动”双轨模式,在走访AA+级平台时,敏锐捕捉到由地方政府、某上市公司联合投资的储能电池项目信息。该项目作为黄渤海新区“1号工程”,将填补山东省大圆柱储能电池制造空白,串联起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矿产-材料-电池-系统-回收”全闭环,对烟台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战略意义。
面对超10家银行同台竞逐的激烈局面,烟台分行组建专项攻坚团队,在24小时内完成尽调报告提报,联合济南分行授信审批部创新采用“平行作业+周末实地考察”机制,三周内完成从申报到批复全流程。
绿色新引擎:科技金融赋能“双碳”战略
该项目采用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技术,相较传统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华夏银行通过结构化银团设计,既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又协助企业优化负债结构,体现了“商行+投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烟台分行将该项目作为绿色金融创新样板,其成功实施将直接推动烟台新能源产业“补链强链”:一方面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另一方面促进储能技术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分行已着手布局二期工程融资及关联企业金融支持,持续深化产业链生态服务理念。
服务新范式:敏捷机制锻造核心竞争力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凸显华夏银行组织机制创新成效。前中后台的“铁三角”协作模式打破部门壁垒,济南分行公司部、投行部、风险部等多部门联合成立柔性小组,针对实控人认定、技术路线评估等关键节点提供决策支持。烟台分行更建立“重点产业专班+项目管家”双保障机制,通过定期走访政府部门、产业园区,构建起“政策-产业-金融”的信息共享网络。
华夏银行烟台分行项目负责人表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既做'及时雨'又当'育苗人'。我们正将储能电池项目的服务经验复制到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定制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助力烟台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未来,华夏银行烟台分行将继续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通过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助力更多“链主”企业和“卡脖子”项目成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华夏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