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什么意思

土地征用,简称征地,是指 国家及地方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强制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并由国家给予法定补偿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属于村集体的土地经过征地手续后,转变为国家所有,同时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补偿。

土地征用的主要特征包括:

强制性:

土地征用是国家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被征用方必须服从。

补偿性:

国家征用土地必须依法给予被征用方一定的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

使用权转移:

土地征用后,土地所有权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但用地单位只获得使用权。

用途限定:

土地征用主要用于兴建厂矿、铁路、公路、港口、水利、国防工程等建设。

土地征用的程序通常包括申请选址、协商征地及安置方案、核定用地面积以及划拨土地等步骤。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土地征用是一个涉及法律、经济和社会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它确保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充分保障了被征用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国家医保局:24个省份已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2025-04-16 12:53:00

消博聊“企”来|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借参展良机考察自贸港政策 乌拉圭牛肉想从海南走向更大市场 2025-04-16 05:07:00

“80后”吕祥勍,从厦门赴海南履新 2025-04-15 14:53:00

超重肥胖率已超50%!体重管理如何科学地“管”? 2025-04-14 20:29:00

共植一片绿 共育一颗“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开展“创·生”小菜园种植实践活动 2025-04-14 2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