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都签什么合同
在买房过程中,通常需要签署以下几种合同:
认购书
也称为购房意向书,是买卖双方就房屋买卖达成初步意向的协议。
主要内容包括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价格等基本信息,但不涉及详细的交易条款。
认购书一般需要约定签订正式合同的时间、成交价格、房号及定金等。
商品房预售合同 (或称为期房合同):是预售方(开发商)与预购方(购房者)之间的书面协议,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将建成的商品房所有权转移给预购方。
预购方需支付定金或部分房款,并按期接受商品房。
预售合同必须明确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销售许可证)及其证号。
房屋买卖合同
(或称为现房合同):
是房屋买卖双方就现有房屋达成的正式交易协议。
合同内容包括买卖双方及房屋的基本信息、价款、付款方式、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装饰及设备标准、公共配套设施和权益、违约责任等。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按揭贷款合同
是购房者在支付首付款后,以所购住房向银行抵押,并由房产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协议。
-按揭合同通常包括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
补充协议
是对主合同(如商品房预售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的补充和细化,可能涉及额外费用、交付标准、装修要求等。
补充协议需要双方充分协商并同意,以确保双方权益。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是购房者在房屋交付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关于物业服务的协议,包括服务内容、费用、责任等。
业主大会公约
是小区内业主共同遵守的规则,涉及物业使用、共有部分的管理、业主权益等内容。
其他相关合同
可能还包括房屋质量保证书、共有权人协议等,具体根据房屋情况和当地政策而定。
建议
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留意合同中是否有不公平或模糊的条款,如有,应及时提出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
确认开发商是否具备必要的五证,以确保购房合法性。
购房合同一般需要双方签字盖章,部分合同可能需要公证或备案,务必按照当地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