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军基地是东海舰队基地吗(北海舰队发展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海舰队都是公认的三大舰队中的“佼佼者”——领先一个时代的“四大金刚”,功勋卓著的核潜艇部队……在该舰队的发展中,创下中国海军历史上的多项第一,“先锋精神”成为北海舰队的精神勋章!
最“年轻”的舰队
北海舰队的成立经历了4个阶段。1、1950年9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军部机关和海军青岛基地筹委会为基础,正式组建海军青岛基地。2、1955年,华东军区海军、中南军区海军分别改名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后,青岛基地成为唯一一个直属海军司令部的海军基地。3、1959年,根据中苏两国的协定,苏联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4、1960年在收回的旅顺基地和直属海军的青岛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北海舰队。所以说,北海舰队在三大舰队中最为“年轻”,却最早接受了世界先进海军(苏联海军)的熏陶。

1950年9月9日,海军青岛基地成立仪式。

1951年8月,朱德在萧劲光(左1)陪同下视察海军青岛基地舰艇部队。

肖劲光陪同朱德司令视察海军青岛基地舰艇部队朱德(左三)、肖劲光(左二)、罗瑞卿(左一)、肖华(右二)、刘道生(右三)。

1955年5月14日,海军旅顺基地成立,图为基地仪仗队。

1955年11月,旅顺基地快艇部队在演习中待命。

中苏海军移交旅顺海防阵地。
种子部队

1954年10月25日,青岛基地举行海军驱逐舰51大队成立大会。
北海舰队经过56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一支由常规潜艇、核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岸防兵、专业勤务等多兵种合成的部队。这里是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岸防部队、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等11支种子部队在此成立。

1950年12月,海军在青岛成立高射炮兵第1团,这是海军第一支岸防炮兵部队。

1951年9月,海军在青岛等地组建首批快艇大队。

1954年6月19日,海军接收了苏联两艘中型旧式潜艇,分别命名为“新中国11号”、“新中国12号”。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大队,归海军青岛基地建制。

水兵在接收的潜艇上升起中国海军军旗。

成立之初的核潜艇官兵。

1954年3月,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开始筹建。同年10月13日,向苏联购买的第一批两艘驱逐舰抵达青岛,分别命名为“鞍山”号和“抚顺”号。

航行中的海军第一代驱逐舰鞍山舰。

第一代驱逐舰官兵在训练中。

海军首支舰载机部队官兵。

海军潜艇第一支队成立时的照片

1957年8月,周恩来检阅海军北海舰队

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元帅视察海军北海舰队舰艇部队。


华国锋1978年视察北海舰队。



1979年8月,邓小平視察人民解放軍北海舰队某部。

1979年8月2日,邓小平登上“济南”舰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海防视察,他随后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粟裕(前右二)陪同邓小平(前右一)视察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

1964年10月,肖劲光陪同贺龙等视察海军北海舰队。右起:贺龙、罗瑞卿、肖劲光、彭绍辉。
敢当重任

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出水起飞过程(从左至右)。
“巨浪不飞不回头”——这是北海舰队潜艇部队“长城200号艇”官兵的誓言。这誓言里浓缩着北海舰队官兵敢当重任、敢闯大洋的精神特质。从首次发射水下运载火箭到核潜艇90昼夜长航;从首次舰艇编队环球航行到也门撤侨的5进5出,北海舰队官兵用行动诠释着先锋精神的内涵。

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2月27日,北海舰队J-121打捞救生船首次赴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协助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

海军航空兵直升机组在南极乔治岛吊运建站物资和器材。

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图为官兵在向国旗敬礼。

长征200号艇艇长石宗礼在为发射做最后准备。1982年10月12日15时,我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401艇入列后首次进行海上训练

402艇下水仪式

核潜艇首次执行远航任务凯旋

海军潜艇基地成立时舰队首长同基地领导合影

北海舰队在办公大楼前举行毛主席逝世追悼大会,左三饶守坤、左二康志强、左四付继泽、左五杨力、左六周志先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岛舰和太仓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开始了人民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

2015年3月29日,北海舰队潍坊舰冒着战火进入也门亚丁港,撤离中外公民。
剑指深蓝

传承先锋精神,北海舰队明天更辉煌!










历届北海舰队司令员

历届北海舰队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