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民风民俗资料(每天了解一个民族——汉族)

汉 族


民族起源

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在1954~1956年间,中国学术界曾进行过一次广泛的讨论,根据民族的一般特征和史籍的记载,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汉族是以先秦的华夏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为统一的民族,至1840年,经历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1840年以后至1949年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新的发展。文明史8000年,人口数量约13亿。


民族分布

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黄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长江、珠江流域南移。汉族经历与中国境内各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共处、迁徙,于是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国生根发展,成为当地的华裔,有的则保持中国国籍,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


民族节日和风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给压岁钱、走亲戚、吃饺子、吃年糕等,一家人团团圆圆。是最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汉朝以来定为农历五月初五,沿袭,成为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有吃粽子、龙舟竞渡、饮雄黄酒、悬艾及菖蒲等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源自古代的祭月。月圆人团圆,表达了中国人在那轮圆月中寄托的无数美好愿望。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吃时令水果。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服饰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相关文章

意大利凯蒂燃气灶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1 21:36:43

清大博士太阳能维修售后号码24小时丨全国400服务点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1 21:34:36

万利达燃气灶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21:31:09

Tcl热水器全国服务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4-21 21:29:47

西屋智能锁维修售后号码24小时丨全国400服务点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21: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