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按照什么基数缴纳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具体来说,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遵循以下规则:

1.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社保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2.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社保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

3.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则按实际工资申报作为社保缴费基数。

4. 对于新入职员工或工作不满全年的员工,缴费基数可能是职工入职第一个完整月的工资或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

社保缴费基数不仅影响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金额,还与社保待遇的享受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理论上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等待遇也可能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缴费基数每年确定一次,确定后一年内不再变动。具体的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可能因地区而异,并可能根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规定进行调整。

相关文章

平潭台创园台胞台企共享职工之家正式启用 2025-04-16 16:24:00

2025年庆城县劳动和技能竞赛暨首届“油田服务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2025-04-15 16:47:00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假的! 2025-04-13 15:40:00

班组“小指标”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2025-04-09 07:52:00

穗恒运A: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3.15%,拟10派0.8元 2025-04-08 2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