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田园沃野 万象“耕”新

图/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湖湘大地春耕时,人间最美四月天。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4月14日,夜幕降临,长沙县春华镇的智能化育秧工厂灯火辉煌。透明的玻璃房子犹如一颗深深嵌入大地的芯片,散发着科幻色彩的灯光,让人仿佛置身于田野间的赛博朋克空间。

这是长沙首个智能化育秧工厂。6台高大的循环立体育秧床上,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层层叠叠的育秧盘能够上下往复移动,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人工“太阳” 的照射下,开启24小时全天候生长模式。“从种子到长成秧苗,无需太多人工干预。” 工厂负责人钟伟向记者介绍,工厂整个流程实现了智能化,例如机械臂制盘、AGV智能车运送、机械手抓取秧苗盘等。秧苗相较于在普通大棚中,能够更快地长成可移栽状态,极大地缩短了育秧时间。育秧床上安装有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能将温度、湿度等信息实时显示在大屏上,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秧苗的生长态势,自动进行补光、喷淋作业。

过去,农业靠天吃饭;如今,现代农业靠技术助力。从长沙县春华镇向西出发,驱车1小时便可抵达望城区绿缘家庭农场。在这里,远近闻名的“钢铁侠”任亮又在为他的新机器钻研新功能。退伍返乡的他,与爱人共同打理着80亩菜地。以往,绝大部分工作依赖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他通过对旋耕机的改造,使其摇身一变成为拥有10项功能的菜地“神器”。去年,他又接连改造出具备5项功能的菜地挖地机,以及能够“坦克调头”的全地形无人车,利用遥控器就能实现菜地采摘运输作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既是任亮的实践感悟,也是丁胜的生活体验。近日,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河村,丁胜指着正在作业的高速插秧机介绍:“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完成60亩早稻的种植。”“95后”丁胜作为四祥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农二代”,现在流转土地3000余亩,拥有高速插秧机、抛秧机、拖拉机、秸秆打捆收割机、施肥机、旋耕机等50余台专业农业机械,打理起这些土地可谓得心应手。他表示,如今的生活不再是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而是能够抽出更多时间,专注于农产品的开发,如品种改良、产品创新等。

近年来,长沙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四高”(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技术。去年,全市粮食亩均产量为460.13公斤。2025年,长沙计划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面积200万亩以上。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的实践,正在长沙充满科幻色彩的场景中逐步成为现实。

相关文章

视觉 |田园沃野 万象“耕”新 2025-04-16 01:42:00

“排涝神器”即将全面投入使用 2025-04-14 22:12:00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合龙 2025-04-14 22:08:00

【每日一图@湖南】 福临福临,福气降临!探秘长沙县这个村的幸福密码 2025-04-14 12:11:00

曾国藩黄永玉等力作现身 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举行,13日开拍 2025-04-11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