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文物说青海】明朝封诰里的河湟风云岁月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使者,承载着往昔的故事与记忆。馆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明代洪武十六年“命朵尔只失结为宣威将军佥西宁卫指挥使司事”的封诰,便是这样一件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珍贵文物,它以绢布为纸,以色彩为墨,将一段尘封的历史娓娓道来。

这件封诰为绢本设色,主体部分由蓝、红、黄三色绢布构成,色彩虽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封诰正文部分“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轩辕平蚩尤以制兵,列圣相传而有军职焉……”字迹工整,行文严谨,彰显着帝王诏令的威严与庄重。既追溯了军职的历史渊源,又点明了授予朵尔只失结官职的缘由与期望,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附后的五行小字,简要勾勒出朵尔只失结的生平轨迹。他出身不凡,作为蒙古宗室,曾为元朝甘肃行省右丞。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随着明王朝的崛起,元军势力在湟水流域渐趋衰落,朵尔只失结顺应历史潮流,于洪武四年率部归降明朝。此后,他在明朝的军事舞台上崭露头角。明洪武五年,跟随冯胜麾下的将领击败朵儿只班,缴获诸多珍贵物品,为明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洪武六年,明廷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朵尔只失结被任命为西宁卫指挥佥事。直至洪武十六年,因其在招抚西宁周边部族过程中的卓越功绩,被授予宣威将军佥西宁卫指挥使司事,且子孙世袭罔替,后被赐姓为祁,因世居青海湟水东部而称为东祁土司。

这件封诰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朵尔只失结个人的荣辱兴衰,更是明朝以卫所制度、土司制度治理河湟地区的历史。“西番诸卫”的设立,是明朝逐步确立在甘青地区统治的关键步骤,它将甘青地区纳入明朝卫所体制的管理之下,对巩固西北边防、保障使臣商旅往来、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土司制度作为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的延续与完善,也在维护河湟地区稳定、推动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策划:马钧 王丽一;

拍摄/制作/文字:王十梅;

编辑:李雪薇;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

相关文章

【百件文物说青海】明朝封诰里的河湟风云岁月 2025-04-30 20:43:00

破解企业用地难、政府供地紧,增城创新盘活历史用地 2025-04-09 10:05:00

美国经济学家:中国将开创人类新时代 2025-04-07 11:02:00

上博东馆巡礼系列开启 首场解析“考古·上海”展探索本土奥秘 2025-04-03 16:56:00

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去年此时金价还在500元区间徘徊 2025-03-31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