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透视|收入持续下降,西部证券去年投行业务下滑超20%,多位业务骨干出走
去年到今年,西部证券(002673)持续呈现“增利”不“增收”的态势。近日,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下降2.64%,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上升20.38%。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自去年以来多名相关业务高管及骨干出走。
此外,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2.16亿元,同比下降23.75%,环比下降46.69%;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上升48.33%,环比下降56.85%。
从业务板块来看,西部证券去年呈现“三涨两跌”态势。其中,财富管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26.66%;自营投资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17.32%;资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2.23%;信用业务板块实现营收4.99亿元,同比下滑1.47%;受IPO业务缩水影响,投行业务的困境尤为突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滑20.97%。
截至2024年末,西部证券在审IPO项目仅剩2单,IPO撤否率达37.50%。尤其在上半年公司IPO保荐项目颗粒无收,仅完成新三板推荐挂牌等低收益业务,股权类项目收入同比缩水超65%。
投行业务承压的同时,相关团队也在持续动荡。2024年3月,西部证券债务融资总部原联席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滕志远辞任,加盟安泰信用评级任业务副总裁。4月,西部证券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经理范江峰因工作原因辞去职务。同月,原债务融资总部联席负责人周华离任。此后,投行人员流失情况持续,原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及保荐代表人张雷履新海默科技副总裁;原投资银行华南总部副总裁翟志慧转至梅雁吉祥任总会计师。
近期,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进展引发市场关注。2025年2月15日,西部证券公告披露,中国证监会已依法受理国融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等三项申请。这意味着“西部证券+国融证券”进入监管审核阶段,也标志着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的交易进入关键阶段。
对于西部证券而言,此次收购将显著提升其资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西部证券多次提到,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规划,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公司证券业务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公司现有业务优势与国融证券业务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和投资者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尚存一定不确定性,证监会2月在反馈意见中要求西部证券细化整合方案,且指出公司计划将资管业务注入尚未成立的西部证券资管子公司,在当前资管子公司未落地的情况下,计划可行性存疑。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4月25日收盘,西部证券股价为7.44元/股,总市值332.5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