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了!又一国产自研飞机将“持证上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42:00
继C909、C919之后,又一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顺利“领证”。 4月20日,代号“鲲龙”的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民用水陆两栖AG600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在北京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获准进入市场。 回望来时路,AG600飞机2017年12月在珠海实现陆上首飞;2018年10月,在湖北荆门完成水上首飞;2020年7月在青岛附近海域实现海上首飞;2024年7月,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2025年2月完成审定试飞……作为我国首个采用全国产化机载系统的国产大型民用飞机,AG600飞机一步一个脚印,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空白。 就在AG600飞机获得“准入证”的前一日,成都航空湿租给越捷航空两架C909飞机,正式启动“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开启了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商业运营的新篇章。 何为湿租?湿租是飞机租赁的一种重要形式,出租方不仅向承租方提供飞机,还提供航材、维修、燃油设备以及配备机组人员、维修人员等飞机运营所需的各类必要条件和服务。作为承租人的航空公司仅需经营使用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凭借地缘优势与不断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东南亚是C909飞机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 在越南之前,今年3月30日,中国商飞以租赁的方式向老挝航空交付首架C909飞机;4月12日,老挝航空完成C909商业首航,飞机由老挝万象瓦岱国际机场顺利抵达巴色国际机场。而印尼的翎亚航空已使用C909超过两年,执飞线路包括印尼境内各岛屿以及印尼美娜多—中国广州航线。数据显示,越南越捷航空、印尼翎亚航空、老挝航空三家海外航空公司目前已使用C909飞机在东南亚开通15条航线,累计运送旅客超25万人次。 马来西亚也有望与中国在商用飞机领域深化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 围绕国产飞机“走出去”,在金融政策端已做好充分部署。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含金融租赁公司)及子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服务“走出去”企业;加大对国产商用飞机、新能源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出口企业的保险保障力度,推动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加强合作,成立保险共同体,提升对特殊风险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