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及历史故事(古人如何计算年月日?)
古人如何计算年月日?
在古代没有台历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记录日子月份和年份的?答案就隐藏在中国古代历法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之中。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古人亦称之为"枝"。
据史书《世本》记载早在五千年前黄帝时期,黄帝手下的大臣大桡便创制了干支用以纪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生活的写照。为了记录每一天他们以手指计数,因此"过日子"的说法应运而生。人手有五指,两手合十,所以古人计数常以"十"为单位,这也导致了天干为十即"甲乙丙丁成己庚辛壬癸。
当计数达到三个十(约三十日)后,人们在夜空中再次看到了之前见过的圆月,于是"一旬为十三旬为一月"的观念逐渐形成。经过十二个月,当冬至日来临人们发现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与去年冬至日时的影子重合,因此人们便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月。
除了表示月份外,地支还被用来标识一天中的十二时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提到:一日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废。有趣的是这十二个时辰均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出没的时间来命名。
例如子时(鼠)为午夜11时至凌晨1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丑时(牛)为凌晨1时至3时牛开始反刍;寅时(虎)为凌晨3时至5时,老虎四处觅食最为凶猛;卯时(兔)为清晨5时至7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空玉兔捣药正忙时;辰时(龙)为清晨7时至9时,太阳升起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段;巳时(蛇)为上午9时至11时,太阳光热更强蛇开始活跃起来;午时(马)为上午11时至13时,阳气正盛是天马行空的时候;未时(羊)为13时至15时羊在此时吃草长得更壮;申时(猴)为15时至17时猴子活跃起来。
这种以天干地支来纪日纪月纪年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酉时(鸡):当日下午五时至七时,夜色渐浓群鸡纷纷归巢。
·戌时(狗):自七时至九时,夜色深沉犬只开始履行守夜的职责。
·亥时(猪):自九时至十一时,万籁俱寂猪儿沉浸在甜美的梦境中。
天干地支相互配对,共同构成了一个六十年一轮回的循环系统。人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其"三十年"的界定正是源于这个周期。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天干地支的运用就如同阿拉伯数字一般自然与简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够熟练运用干支纪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现在让我引导你通过以下三个步骤一同来体验这种古老的纪年方式。
·步骤一:为天干地支编号。天干:甲4亿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步骤二:找出公元年份的未位数在天干中对应的天干。例如2014年的未位数是4对应的天干就是甲。
·步骤三:将公元年份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对应的地支。以2014年为例2014除以12余10对应的地支就是"午",因此2014年按照干支纪年法就是甲午年。